yl6809永利官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备份栏目

您目前的位置: yl6809永利官网» 备份栏目» 教学大纲

《美国现代化历程》教学大纲

  一.总学时及学分

  课总学时:36学时,(包括考试2学时,放假占2学时)

  学分:2学分

  教师:周  钢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开课指导思想及目的

  在我们根据国情探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要研究发达国家走过的现代化道路,以期对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有所启发。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强国之一。我们应当重视对美国经验的研究和学习。正是现代化,使从殖民地脱胎而出的美国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在美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既有好的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和弊端。讲授《美国现代化历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美国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吸取其好的经验,避免其失误的弊端。本课程的目的之二,是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为指导,深入阐述美国现代化中的诸多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增强他们献身四化、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美国现代化的历程、经验和教训有基本的了解,并能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作些比较分析,从中得出对我们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按照学校对专业选修课的要求及相关规定,在确定选课之后,从始至终参加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认真完成每个教学环节任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与争论。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导言(2课时)

  一、开设本课程的目的

  二、内容简介和教学安排、要求

  第一讲  美国实现现代化的特定环境(10课时)

  一、美国现代化道路的形成

  (一)传统与国情

  (二)关于现代化问题的第一次大辩论工业立国与农业立国之争

  二、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一)两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二)城市兴起与城市化

  三、美国现代化道路的形成

  (一)美国社会各阶级对变革的反应

  (二)关于现代化问题的第二次大辩论

  第二讲  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国社会(12课时)

  一、政治现代化中的权利问题

  (一)谁统治美国

  (二)军事——工业综合体的兴衰

  (三)公民参政

  二、价值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变革

  (一)传统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二)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与生活方式

  (三)反主流文化

  三、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孤立主义与现代化

  (二)世界新秩序与美国的扩张模式

  (三)战后世界秩序与现代化的困境

  第三讲  美国现代化的新阶段(8课时)

  一、变化中的美国

  (一)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二)科学研究领先

  (三)困境和问题

  二、美国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自由主义的衰落

  (二)现代保守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三、关于现代化问题的第三次大辩论

  (一)现代保守主义对现代自由主义的胜利

  (二)“希望与变革”纲领与“道德策略”的较量

  三、复习思考题

  1.概述学习《美国现代化历程》的重要性。

  2.简析美国实现现代化特定环境的基本特点。

  3.概述美国关于现代化第一次大辩论的代表人物、争论焦点和大辩论的意义。

  4.概述美国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和影响。

  5.试析市场经济在美国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6.简述美国城市化的发展概况。

  7.概述美国社会各阶级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反应。

  8.试析进步主义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9.概述关系美国现代化第二次大辩论的主要阶段、代表人物、争论问题和影响。

  10.简析在现代化道路形成过程中美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改革。

  11.简述美国精英结构的演变概况。

  12.概述美国的金钱政治、游说政治在选举中的表现及影响。

  13.概述美国军事——工业综合体的兴衰原因。

  14.简析美国电子民主兴起的原因及作用。

  15.概述清教道德规范和美国老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特点及传统价值观念的结局和作用。

  16.简析美国现代化社会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特点。

  17.简析美国的反主流文化形成的概源、表现形式、衰落原因和影响。

  18.试评美国的嬉皮士运动。

  19.简析美国外交在现代化历程中的发展变化和作用影响。

  20.简析造成美国外交和现代化面临双重困境的原因。

  21.概述美国现代化新阶段的表现及困境和问题。

  22.概述美国关于现代化问题第三次大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涉及的问题和影响。

  四、学习本课程基本参考书

  (一)教材:

  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3.王章辉、孙娴:《工业社会的勃兴》

  4.刘诸贻主编:《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

  5.赵一凡编:《美国的历史文献》

  6.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7.邓鹏主编:《透视美国》丛书

  五、进一步学习研究参考书目

  (一)经典著作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4.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6.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7.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列宁选集》第

  1卷。

  8.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2卷。

  (二)中文参考书

  1.张少华:《美国早期现代化的两条道路之争》

  2.张友伦等编著:《美国工业革命》

  3.张友伦编著:《美国农业革命》

  4.丁则民主编:《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

  5.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

  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战后美国史》

  7.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

  8.杨王圣、胡玉坤:《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1979—1989)》

  9.福克纳:《美国经济史》

  10.菲特·里斯:《美国经济史》

  11.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

  12.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

  13.弗雷德里克·西格尔:《多难的旅程——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美国政治生活史》

  14.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5.查尔斯·比尔德、玛丽·比尔德:《美国文明的兴起》

  16.詹姆士·O·罗伯逊:《美国神话·美国现实》

  17.弗·斯皮卡蒂:《美国社会问题》

  18.艾伦·特拉登堡:《美国的公司化》

  19.理查德·霍夫斯塔特:《改革时代》

  20.亨利·康马杰:《美国精神》

  21.赫伯特·斯坦:《总统经济学》

  22.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

  23.乔恩·谢泼德:《美国社会问题》

  24.莫顿·贝克威茨等:《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背景》

  25.赫德里克·史密斯:《权力游戏》

  26.约翰·奈斯比骑:《大趋势》

  27.西奥多·怀特:《美国自我探索》

  28.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

  29.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30.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31.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中产阶级》

  32.理查德·佩尔斯:《激进的理想与美国之梦》

  33.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60年代的美国文化》

  34.托马斯·帕特森等:《美国对外政策》

  35.约翰·斯帕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外交政策》

  36.布·罗贝:《美国人民》

  37.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富豪与超富豪》

  38.亚历山大·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39.卢瑟·卢德基主编:《美国特性探索》

  (三)英文书目

  1.Thomas C. Cochren and William Miller , The Age of Enterprise , New York,

  1961.

  2.Edward C. Kirkland , Industry Comes of Age , New York , 1961.

  3.John A. Moore and etc. ,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America , New York , 1983.

  4.Albert N. Cousin and Hans Nagpaul , Urban Life , New York, 1979.

  5.Arthur Schlesinger , Jr. , The Rise of the City , Chicago , 1977.

  6.Mattei Dogan and John D. Karda , The Metropolis Era , California , 1988.

  7.Richard Hofstadter , The Progressive Movement , 1900—1915 , New Jersey,

  1963.

  8.Otis Pease , ed. , The Progressive Years , New York, 1962.

  9.Samuel P. Hays, ed. , The Response to Industrialism , Chicago, 1970.

  10.James T. Patterson , America in the 20th Century , New York, 1976.

  11.Stuard M. Blumin , The Emergence of the Middle Class , 1760—1900,1988.

  12.John Kenneth Galbraith , The Affluent Society, Boston , 1973.

  13.James Leiby , A History of Social Welfave and Social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 New York, 1978.

  14.Jurgen Kocko , White Collar Workers in America:1890—1940, New York, 1980.

  15.C. Wright Milles , Power Elite , New York, 1956.

  16.Omar Carey ,ed. , The 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 and U.S. Foreign Policy ,

  Wachington , 1969.

  17.James McComick ,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American Values ,1985.

  18.Philip Burch, Jr., Elites in American History , New York, 1980.

  19.Daniel Bell ,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 New York, 1973.

  20.P.John Davis and Fredric A. Waldstein , Political Issues in America Today,

  1987.

  (注:参考论文另行指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