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6809永利官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备份栏目

您目前的位置: yl6809永利官网» 备份栏目» 教学大纲

世界上古史

  一、学分与学时

  2学分,总40学时

  二、授课对象

  大学本科一年级

  三、  教学目的

  首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世界上古的发展基本线索,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从全球史观掌握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为我国培养面向21世纪的教育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世界上古史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分析的初步能力。

  第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基本写作能力,使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四、  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1、  课堂教学:基地班约32学时,其他班约30学时。

  2、  课堂讨论:基地班1次,2课时。

  3、  课外作业:基地班2次,其他班1次。

  4、  复习考试:4学时。

  5、  其他教学环节:4课时。

  五、  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

  1、  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和参观教学等活动为辅。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2、  贯彻“两基一创”(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针。尽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

  六、  考试方式

  1、  平时考核:基地班至少3次,计入期末总成绩,占30%。

  2、  期末考试:闭卷,成绩计期末总成绩的70%。

  七、  教学内容

  前言(1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前言的讲授,使学生对世界上古史这门课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同时讲明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原始社会(3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国家、私有制产生的过程以及原始

  社会衰亡的原因。本章的基础知识: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早期人类考古发现

  的具体情况;石器时代的特点等;母系、父系社会的基本特征;金属工具的出

  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本章的能力培养:主要培养学生自学大学教

  材能力和制作原始社会综合分期表能力。

  第一节  人类起源(1课时)

  一、生物进化与人类起源

  二、人类的进化 

  第二节  原始公社的产生和发展(1课时)

  一、石器时代

  二、原始公社

  第三节  原始公社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1课时)

  一、金属工具的出现和社会大分工

  二、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三、国家的出现

  第二章  古代埃及(5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埃及奴隶制度发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并

  对古代埃及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章的基础知识:主要让学生掌握古代埃及

  历史分期以及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本

  章的能力培养:通过本章教学培养学生制作历史年表的能力和利用历史唯物主义

  对重大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能力。

  第一节  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古王国时期(1课时)

  一、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

  二、“州”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出现

  三、古王国时期

  第二节  统一国家的重建和埃及帝国(2课时)

  一、中王国时期

  二、新王国时期

  第三节、后王朝时期和希腊、罗马的统治(2课时)

  一、后期埃及

  二、希腊、罗马统治下的埃及

  第三章  古代西亚(6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亚一些主要国家,例如:苏美尔、古巴伦、亚述、 

  腓尼基、巴勒斯坦、波斯等国家的古代奴隶制的主要特点,并对这些国家对人

  类古代文明的杰出贡献有所了解。本章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西亚上述奴隶

  国家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并对这些国家在古代文化和宗教方面的突出

  贡献有所掌握。本章的能力培养:主要培养学生作历史大事年表的能力。西亚

  奴隶国家众多,线索繁杂,通过作年表培养学生整理历史基本线索的能力和综

  合、归纳能力。

  第一节  两河流域南部的奴隶制国家(1课时)

  一、苏美尔奴隶制城邦

  二、统一奴隶制国家的兴起

  第二节  古巴比伦王国(1课时)

  一、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

  二、汉谟拉比的统治及其法典

  第三节  亚述帝国(1课时)

  一、亚述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亚述帝国的建立

  第四节  新巴比伦王国(1课时)

  一、新巴比伦的建立

  二、新巴比伦的社会经济

  第五节  赫梯、腓尼基、巴勒斯坦和波斯帝国(1课时)

  一、赫梯

  二、腓尼基

  三、巴基斯坦

  四、波斯帝国

  第六节  西亚文化(1课时)

  一、文字

  二、文学

  三、科学

  第四章  古代印度(5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古代印度奴隶制度发展过程,并对早期佛教的基本情 

  况有所了解。本章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古代吠陀时代、列国时代、孔雀时代

  的基本特点,并对早期印度佛教创立的历史背景、主要教义有所了解。本章能

  力培养:本章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印度 

  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世界宗教的影响。

  第一节  印度河文明和早期吠陀时代(1课时)

  一、哈拉巴文化

  二、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

  第二节  雅利安人的奴隶制城邦的发生和发展(2课时)

  一、奴隶城邦的产生

  二、列国时代城邦的发展 

  三、早期佛教和其他宗教流派

  第三节  统一的奴隶制帝国(1课时)

  一、孔雀帝国 

  二、统一帝国的瓦解和奴隶制的崩溃

  第四节  贵霜帝国 (1课时)

  一、贵霜帝国的兴衰

  二、大乘佛教

  第五章  古代希腊(8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对古代希腊奴隶制城邦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明晰的了解,   

  并对古代腊文化的特点有所了解。本章基础知识:希腊城邦形成的历史过程;

  希波希波战争;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度的形成;亚力山大东侵;古代希腊文化等

  等。本章能力培养:通过写小论文:试“分析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度的形成”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论文的写作能力。

  第一节  爱琴文明(1课时)

  一、克里特文明

  二、迈锡尼文明

  第二节  荷马时代(1课时)

  一、《荷马史诗》

  二、荷马时代的社会

  第三节  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的希腊(2课时)

  一、奴隶制城邦的形成和海外殖民

  二、斯巴达

  三、雅典国家的形成

  第四节  古典时代(2课时)

  一、希波战争

  二、希腊奴隶制的发展

  三、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四、伯罗奔尼撒战争

  五、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城邦的衰落

  第五节 马其顿、亚力山大帝国(1课时)

  一、马其顿的兴起及对希腊的征服

  二、亚力山大东侵及其帝国的兴衰

  三、马其顿统治下的希腊

  第六节  希腊文化(1课时)

  一、文学

  二、神话和寓言

  三、哲学

  四、史学

  第六章  古代罗马(8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古代罗马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及衰亡有明确的了解, 

  从而掌握古代西方奴隶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本章基础知识:古代罗马奴隶制

  国家的产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奴隶对奴隶主的起义,前三头与后三头同

  盟;屋大维元首政治;隶农制;古罗马帝国的衰亡。本章能力培养:通过写作

  史学小论文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作业题目可拟为:“试分

  析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第一节  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1课时)

  一、罗马奴隶制城邦的产生

  二、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三、罗马对外征服和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和共和国的衰亡(3课时)

  一、格拉古兄弟的改革

  二、苏拉独裁

  三、斯巴达克起义

  四、前三头同盟与凯撒独裁

  五、后三头同盟与共和国的衰亡

  第三节  前期罗马帝国(2课时)

  一、  屋大维元首政治

  二、  罗马帝国前期的社会经济

  第四节  奴隶制危机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2课时)

  一、  公元三世纪的危机

  二、  基督教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三、  后期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八、  学生自学内容

  1、  旧石器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2、  概述安息王国的历史。

  九、  重要思考题

  1、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2、  埃赫那吞宗教改革的原因、内容、性质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  试述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

  4、  试述犹太教的产生及其教义。

  5、  试述波斯帝国的建立和大流士改革的内容。

  6、  种姓制度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如何?

  7、  古代印度的列国时代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有何特点?

  8、  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阶级基础和基本教义是什么?

  9、  斯巴达和雅典在国家形成的途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有何异同?

  10、 试述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11、 试述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内容及其阶级实质。

  12、 叙述古希腊在文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13、 试述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后果。

  14、 试述格拉古兄弟改革的目的、内容及失败的原因。

  15、 试述屋大维元首政治的内容及其实质。

  16、 试述罗马帝国公元三世纪危机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17、 试分析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改革的性质、内容和结果。

  18、 试分析古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十、  重要参考书

  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  朱龙华  著:《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  摩尔根:《古代社会》,三联书店1978年版。

  6、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7、  《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  《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下册), 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  阿甫基耶夫:《古代东方史》,三联书店1965年版。

  10、 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 朱龙华:《千古名城巴比伦》,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2、 塔帕尔:《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3、 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4、 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5、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16、 塞尔格叶夫:《古希腊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

  17、 朱龙华:《希腊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年版。

  18、 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三联书店1958年版。

  19、 凯撒:《高卢战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0、 阿庇安:《罗马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