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研究
主讲人:马场公彦 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时 间:2019年12月26日(周四)下午3:00-5:00
地 点: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文科楼408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马场公彦(BABA, KIMIHIKO),1958 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伊那市,先在北海道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和东洋哲学硕士学位,后去早稻田大学大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科攻读博士。马场先生是日本知名的出版人,曾长期担任日本岩波书店总编辑,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著有《围绕<缅甸的竖琴>的战后史》《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从中日复交到天皇访华》等著作。
内容简介
日本对邻国中国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回顾历史,日本人从谴隋使的时代就汲取了包括汉字、佛教、儒学等在内的中国文明。近代以后虽然对中国的敬意减弱,但对中国的关系可以说从未中断过。马场公彦先生基于1945年倒1992年为止日本发表的有关中国的4158篇文章,分析战后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和观念的内容及其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