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院学术讲座
讲座题目:天花疫苗的文化冲突(“疾病与历史”系列在线讲座之九)
主讲人:王广坤(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主持人:乔瑜(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时间:2020年5月14日(周四)上午9:30-11:30
主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网络平台:腾讯会议和腾讯直播
点击链接直接加入会议:https://meeting.tencent.com/s/53y0Vh3fc81b
使用会议ID号和密码加入会议:会议 ID:523 156 581,密码:121212
(请在进入会议时关闭摄像头和保持静音状态;如有关于讲座内容的学术问题,可用会议平台与主持人联系,至提问环节再行提问。)
会议直播:https://meeting.tencent.com/l/5zD2AEU08245(直播区只能观看,无法参与讲座互动)
主讲人简介:
王广坤,北京师范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医疗史,先后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及省部级项目六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四项。
讲座内容简介:
天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宣称为已经完全消灭的恶性传染病,也是人类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共造成全球几亿人口的死亡,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被疫苗征服的传染病,开启了崭新的疫苗防疫时代。1798年,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首次以通过给予人体注射牛痘疫苗的方式征服了天花,他也因此被称为天花的征服者。接种天花疫苗看似无可争议,是人类社会保障卫生安全的必要利器。但是,英国社会中源远流长的古典自由主义对此却并不认同,他们以捍卫个人自由为幌子,掀起声势浩大的反接种运动,强烈反对政府与医学界联合而实施的义务接种制度,迫使英国政府制定出“真诚反对”者免除接种义务的原则,使得义务接种制度名存实亡,反映出西方文明谱系中自由文化的强大力量。那么,面对恶性传染病,我们是要自由还是需履行必要的强制性义务?这种文化冲突是否可以解释当代西方民众应对传染病的方式与态度?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乔瑜副教授主持,主讲人将对此一一解答。
当前新冠肺炎全球考验背景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推出“疾病与历史”系列在线讲座,为抗击疫情尽史学工作者的绵薄之力。
本系列后续其他精彩讲座:
首都师范大学 刘文明教授(全球史视角下的1918年大流感)
曲阜师范大学 邹翔教授(近代早期伦敦的人口死亡统计与疫情上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王明辉研究员(考古所见古代人类的健康状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 李洪峰教授(新冠疫情背景下的非洲医疗卫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