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6809永利官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科学研究

您目前的位置: yl6809永利官网» 科学研究» 学术活动

10月23日:【“四史系列讲座”第4讲】比较视角下的抗日战争及其现代意义

  “四史系列讲座”第4讲

  讲题:比较视角下的抗日战争及其现代意义

  主讲人:汪朝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 董增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

  讲座时间:2020年10月23日(周五),18:30-20:30

  讲座地点: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实验楼报告厅、企业微信直播

  举办:历史学院、研究生院、研工部(博观讲堂系列)

  主讲人简介:

  汪朝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副会长等。曾赴斯坦福、哥伦比亚等大学访问研究,任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客座教授等。主要致力于东亚政治史、民国政治史的研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另出版《和与战的抉择:战后国民党的东北决策》《影艺的政治: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研究》等学术著作多部。

  讲座内容简介:

  现代战争具有多重观察视角,表现为全面性的战争,也就是总体战,诸如物质基础、组织效能、动员能力、社会形态、精神因素等等,都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是发生在现代的战争,当然需要用现代战争的视角去观察。以现代战争为坐标,从比较的视角,观察中国抗战,其基础存在若干重要的缺陷。诸如物质基础薄弱、组织效能散漫、动员能力低下,等等,本质上,是前近代中国对近代日本的战争。

  但是,战争的进程又不仅仅决定于固化的物质与社会基础。物质、精神、社会等层面,是发展变化的过程,客观条件之外,主观努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通过抗日战争,中国实现了诸多方面的转变,如经济文教布局的变化、统一趋向的巩固与加强、民气的昂扬上升、国际地位的改善等,而中共的崛起及根据地建设,又为战后中国的走向奠定了转折性基础。所以,抗战在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转型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

  “四史系列讲座”:

  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倡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的学习。开展“四史系列讲座”,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学习的讲话精神,在新时代把专业研究和主题教育结合起来的重要尝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