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师生在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10月6日上午,历史学院党委理论中心学习组和考古与文化遗产党支部联合举办学习座谈会,认真学习和讨论习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讲话精神,学院党政班子成员、考古与文化遗产党支部全体党员、考古学科教师和我校文化研究院代表参与了此次学习活动并踊跃发言。会议由考古与文化遗产党支部书记王涛主持。
△座谈会现场
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主任袁广阔教授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对文物考古工作做出全面系统的重要指示,体现出党和国家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此契机下,我校考古学科师生要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紧紧围绕文明起源、早期国家形成问题和重大考古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做好考古研究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做出贡献。要依托我校公众考古学中心,加强考古和文化遗产的宣传、利用和传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认真完成我校正在承担的“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研究——裴李岗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等项目,积极参与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等重大学术课题,进一步提升我校在全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遗产专业王铭副教授表示,近年我校成立了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我们应立足专业优势,着力服务首都北京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在北京“一城三带”的历史文脉梳理方面多做工作;通过“文化遗产”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翔结合近年来与考古学科教师的合作,着重说明了考古学在服务当代社会、尤其是公共文化咨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董增刚最后做总结发言,认为应该站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来学习和认识这个讲话。习总书记谈考古工作具有宽广的视野、深邃的理论意义,揭示了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现实价值。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世界环境下,我们正从事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实践,“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方面要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也要从历史中寻找智慧和灵感。考古学的最新成果不仅可以刷新和丰富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还能为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坚实基础。对历史学院来说,习总书记讲话是我们发展、提升的大好时机,相信在讲话精神鼓舞下,历史学院考古学科一定会凝心聚力,奋发有为。
考古学专业与文化遗产专业教师郗志群、后晓荣、马保春、朱光华、袁泉、陈宥成、员雅丽、赵献超等纷纷结合自己教学科研方向发表感言,愿为考古学研究、阐释、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历史学院副院长钱益汇、姚百慧、寇志刚和谢金伶也表示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校考古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机遇,学院会全力支持考古学科的各项工作。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讲话
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各年级学生也通过线上、线下组织讨论学习,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重托,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为早日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传承人而奋发努力。
撰稿:陈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