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2020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全国共有46个项目入选。由我院张萍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西安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建设的“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荣列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相融合的数字出版产业蓬勃快速发展,产品形态日益丰富,服务模式更加多元。鉴于数字出版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国家新闻出版署自2019年起,决定组织实施数字出版精品遴选的推荐计划,希望通过计划遴选精品项目,产出一批导向正确、内容优质、创新突出、双效俱佳的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项目,发挥精品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本次公布的精品项目为第二届遴选项目。该评选自2020年3月始,共有国内447家出版及信息公司申报了604个项目,涵盖主题出版、大众出版、专业与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少儿阅读类等五大类,包括融媒体出版物、数字教材、云课堂、数据库产品、AR/VR产品等,反映了出版业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取得的新成果,体现了数字出版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中的新作为,彰显了出版企业始终坚守社会责任、努力用精品奉献人民的文化自觉。
12月16日,《人民日报》在题为“2020年度数字出版精品项目揭晓”的报道中,指出“这次入选的46个项目为出版行业融合发展作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报道特别提及 “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项目“基于空间信息技术,对2000年来陆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文化传播等进行空间定位和深入研究”。人民网、光明日报、光明网、东方网、新浪网、搜狐网、澎湃新闻等媒体均转载或刊发了消息,对数字出版精品项目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项目进行了广泛宣传。
“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建设,依托历史学院张萍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及由张萍教授领衔,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联合承担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双向支持,联合开发。项目由丝路历史地名数据库、丝路水环境信息系统、丝路历史土地利用与覆被信息系统、丝路交通与商贸数据库、丝路历史城址数据库、丝路考古遗址与文化传播数据库、丝路民族与宗教数据库等7个科研子项目和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历史地理通用GIS科研平台2个技术平台组成,在7个专题方面提供全面的丝绸之路历史地理数据查询服务和权威的GIS服务。该系统是促进丝路研究、辅助政府决策、传播丝路文化、加强经贸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平台。
项目于2017年6月发布测试版,在历史地理学界引发热烈反响,并入选2017年历史地理学年度十大事件。2018年9月完成技术平台子项目验收。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建设,基础数据及专题数据入库数量500余类,超过200万条。目前平台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