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3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群建设专家论证会”顺利召开。会议采用线上形式,来自中国博物馆协会、北京市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论证专家应邀与首都师范大学校内领导专家共同出席了本次论证会。
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钱益汇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兴山教授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群建设项目的背景和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及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闫志详细地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群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汇报,他表示此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整合校内所有博物馆资源,为建设校级博物馆奠定基础,实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文化建设双重发展,为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校外专家项目论证环节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主持。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原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在藏品的整体数量、质量和丰富性上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应抓住高校博物馆建设高潮的机遇,建设具有教育、科研双重属性的特色高校博物馆群。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白杰从三个层面对项目提出了建议,指出要完善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群制度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化标准化建设与顶层设计、建立内外兼修的统筹机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认为此项目的建设可发挥首都师范大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以明确博物馆群的定位。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成军指出,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国家关于博物馆的政策法规,并细化项目的设计和预算方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杜鹏飞介绍了目前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的情况,提出了“定位准确、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扬长避短”的二十字建议。刘曙光理事长最后指出,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群建设项目符合文化强国和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并提议应细化各子项目,做到统一规划,以从实际推动项目的落实。他还提出,要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由学校层面牵头,运用组织力量,领导、保证项目的实施。
专家组专家论证结束后,雷兴山副校长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群项目全体师生对各位专家的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并与教育学院、历史学院、资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书法文化研究院、美术学院等领导与博物馆负责人进行了意见交流。最后,雷兴山副校长表示了首都师范大学对博物馆群项目建设顺利开展的信心以及决心,并表示将会结合专家组给出的建议对项目进行完善。